Vanissa Law 羅穎綸


她廣泛的藝術作品涵蓋了傳統的樂器和聲樂聲學作品、實驗性互動電聲作品以及創意多媒體戲劇合作。她是“缺失的環節”的聯合策展人,這是一個為期兩年的公共資助項目,包括一系列藝術技術展覽、沉浸式表演以及有關現代藝術中技術運用的公開講座。
Law 早年接受過古典音樂訓練,在美國鮑爾州立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時,她將注意力轉向電聲音樂創作。她的博士研究是關於電聲音樂中手勢的使用,特別是音樂家和非音樂家所使用的日常手勢,Law 通過將手勢轉化為聲音和圖像,成功地將其融入到她的一些作品中。
Law 於 2014 年獲得富布賴特研究學者獎,在路易斯安那州數字媒體中心進行了為期 10 個月的研究。這項研究在軟樂器項目中達到了頂峰,該項目開發了為患有發育障礙的人定制的電子音樂界面原型,例如唐氏綜合症或廣泛性發育障礙,這些人在音樂製作過程中遭受意外傷害的風險較高。
Law 的作品和裝置作品已在各種活動和節日中首次亮相並在國際上展出,包括2018 年慕尼黑雙年展、第13 屆音樂表達新界面國際會議(韓國首爾)、Zvukové Dobrodružství(捷克共和國布爾諾)、作曲家協會( SCI)第六區會議(美國德克薩斯州)、中央密蘇里大學新音樂節(美國密蘇里州)、soundSCAPE 音樂節(意大利)、2013 國際計算機音樂與音頻技術研討會(台北)以及香港藝術節。去年,勞在佩德羅·雷貝洛教授的指導下,作為訪問學者在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參與了北愛爾蘭藝術委員會資助的一個項目。
羅在香港出生和長大,曾在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教授音樂技術、跨學科設計和音樂作曲。
羅穎綸
羅氏出生及成長於香港,其多元化的藝術創作涵蓋傳統聲樂與樂器的原聲音樂作品、實驗性互動電子聲學作品,以及跨學科多媒體戲劇合作。她曾擔任《The Missing Link》的聯合策展人,該計劃是一項為期兩年的香港公眾資助藝術與科技展覽計劃,包括沉浸式表演及公開講座,探討科技在當代藝術中的角色。2022至2023年間,她以訪問學者身份於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從事研究,該項目獲得北愛爾蘭藝術委員會支持。此外,她亦是位於卡里克弗格斯(Carrickfergus)的社區合唱團 Castle Voices 的創辦人。自 2023 年成立以來,該合唱團已發展至約 60 名成員,並積極參與當地演出。
羅氏自幼接受古典音樂訓練,主修作曲及聲樂。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她將重心轉向電子聲學音樂創作。她的作品及裝置曾於多個國際藝術節及展覽中發表。她的博士研究專注於電子聲學音樂中的「動作」應用,特別是音樂家及非音樂家日常使用的手勢。羅氏成功將此概念融入作品,透過將手勢轉化為聲音與影像來進行創作。2014 年,她獲得美國「傅爾布萊特研究學者獎」(Fulbright Research Scholar Award),前往路易斯安那數位媒體中心進行為期 10 個月的研究。該研究最終發展出「軟樂器計劃」(Soft Instruments Project),研製專為發展障礙人士設計的電子音樂界面,讓他們能在降低意外受傷風險的情況下參與音樂創作。
羅氏於香港浸會大學(HKBU)開始其音樂學習之路,主修作曲及聲樂。畢業後,她獲獎學金前往美國鮑爾州立大學(Ball State University)深造,攻讀碩士學位,專修聲樂及音樂創作。回港後,她於 2016 年在浸會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師從 Christopher Keyes 教授。她曾師從徐慧女士及鍾梅博士學習聲樂,並於 2008 年獲得美國「全國聲樂教師協會」(NATS)印第安納州區域選拔賽冠軍。